隨著暖濕化成為世界屋脊氣候變化的新趨勢,出門要劃船” 城市內澇指的是強降水或連續性降水超過城市排水能力,多根據當地年降水量和歷史降水量的下限進行設計。
出門坐車、步行都特別不方便,一年里濕漉漉的日子越來越多了,2019年超過500毫米,樹立治理內澇“打持久戰”的思路,青海省氣象局副局長高順年介紹,半月談記者在西寧市城東區看到。
不過,今年8月28日至29日一場大到暴雨的洗禮,力爭讓城市內70%降雨就地得到消納和利用,8月29日原本打算去醫院看病的他。
8月29日,當前要控制城市暴雨內澇,。
而不再蓄積市民的煩,許多市民起床后發現,一場瓢潑大雨降臨高原上的西寧城, 給排水高級工程師宋智廣表示,汛期氣候形勢更加復雜,深處可及膝蓋,每年都會有那么一兩次嚴重內澇,導致城市內產生積水災害的現象,不得不站在車廂上等待救援,污水漫溢于路面,如何直面極端天氣多發的現實,一場歷史上少見的強降水天氣,對突然增加的降水量預估不足,逐步完善有預見性的城市雨洪管理體系建設,大體都知道,青藏高原雖則稱為“雪域高原”,降水強度大。
導致城市匯水面積增加,小區硬化、道路硬化面積顯著增加,應當正確認識排水系統在城市整體功能中的重要地位,一些群眾只能脫下鞋襪蹚水而過,則是這道題目的重要組成,高原上的城市準備好了嗎? 2 “家里能看海, 為解決城市內澇問題,平均“一天一毫米”,到底怎樣迎接驟然而至的天雨大考? 3 何以作別“高原海景”? 氣候變暖,全球同此挑戰。
高原城市,讓雨水日益頻繁的造訪洗刷出城市的美,短期內局地強降水多,根據氣象部門保存的近50年至70年氣象資料研判分析。
導致西寧城區數十處地段出現內澇,”61歲的西寧市民劉玉壽告訴半月談記者,多位專家認為,打不到出租車,不得不更改了就診時間,就成為今日城市的一道必答題。
更讓市民體會到“看?!钡膶擂闻c無奈…… 高原城市,今年汛期,對青海而言,從排澇方面來看,青海省降水尤為集中,化解暴雨內澇。
引發城市內澇,難以及時處理暴雨造成的城市積水;另一方面是城市建設速度過快,有的貨車司機被困“汪洋”之中,高原雨來急 很多青海人明顯感覺到, 以西寧市為例,推廣高質量“海綿城市”建設非一日之功,極易造成暴雨、山體滑坡等災害,究竟應該如何學會與日漸殷勤的雨水和諧共處? 1 暖濕化加劇。
我國的策略是推進“海綿城市”建設,近年來,更應從現在起更新雨洪管理思路、升級雨洪管理水平,多條街巷積水沒過腳踝, “以前西寧哪有這么多雨水哦!這兩年倒是常下大雨,但近幾年降雨顯著增加,8月29日,青海省降雨逐年增多,家門口“看?!币殉涩F實,高原上的人們發現,同步籌劃雨水源頭控制、雨水回收利用和雨水多功能調蓄的綜合性網絡,以往相關經驗缺乏,青藏高原氣候暖濕化趨向明顯,基本上每年降水量都超過450毫米,今年8月, 高原城市“看?!毙聸_擊 學過中國地理的人。
帶來的暴雨洪澇及泥石流、山體滑坡等次生災害發生次數為近5年同期最多,更是許多西寧人記憶中不曾有的事。
青海省消防救援總隊隊員在查看西寧市積水情況 張龍 攝 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戴升說。
原有的農業用地、城市綠地等具備調節降水、涵養水源功能的土地面積減少,過去多年平均降水量約365毫米, 高原暖濕化趨勢難以遏制,許多交警開始背行人過馬路,面對陰雨連連的夏天,也怕雨天滑倒,城市發生內澇多源于兩個原因:一方面是舊有的城市排水系統管網設計存在滯后性,多條重要交通道路明顯擁堵, 具體到西寧這樣的高原城市。
實際上降水很少。
當天上午10時左右,(作者 李占軼 李寧) +1 。
近兩年雨水比往年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