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德吉藏家”游客接待中心,波瑪村易地扶貧搬遷戶齊聚一堂,笑容滿溢,他們在等著“德吉藏家”易地扶貧搬遷旅游可持續發展項目2019年上半年分紅的喜悅時刻。
這已是該項目運營以來第三次為易地扶貧搬遷戶集體分紅了。此次分紅共計為波瑪村100戶易地扶貧搬遷戶分得經營性紅利21.6萬元,其中最多的一戶分得紅利近8000元。
“德吉藏家”從一個“貧瘠荒村”到“魅力民宿新村”的蛻變,是我區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的一個縮影。
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是實施精準扶貧、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,也是打響脫貧攻堅戰的“第一炮”,更是脫貧攻堅任務的“重頭戲”。
自治區黨委、政府圍繞統籌推進“五個一批”的脫貧攻堅重點工作——易地扶貧搬遷,確定用3年時間對我區“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”的26.6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,用2年時間(2019-2020年)進行鞏固,在集中安置點,總投資172.4億元,建設包括安置住房、配套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、土地整治、遷出區生態恢復等項目。
阿里地區噶爾縣委、縣政府堅持將易地扶貧搬遷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,在充分尊重群眾意見的前提下,從措勤縣、改則縣和革吉縣等縣居住在“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”區域的搬遷貧困群眾500戶2061人,搬遷至獅泉河鎮。
噶爾縣委、縣政府投資7300萬元,建設扶貧酒店綜合樓1.75萬平方米,預計年收益800萬元,扣除經營成本,大約能為“康樂新居”500戶貧困牧民戶均年增收1.2萬元。投資產業扶持資金4400萬元,建設安置區商鋪1.1萬余平方米,預計年租金能達158萬元,租金收入全部用于搬遷群眾生活補貼。大力實施轉移就業,成立了地區技能培訓公司,開發保安員、出租車駕駛員、酒店賓館服務員、停車場收費員等就業崗位500余個,實現一戶至少一人就業。
搬遷貧困群眾的共享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,生產生活條件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。
拉薩市曲水縣按照“項目支撐、財政注資、企業投入、群眾參股”的模式,在達嘎搬遷安置點投資近2000萬元,規劃了產業園區,分別成立了達嘎鑫強奶牛養殖、達嘎品種藏雞養殖及種植園區農牧民專業合作社,帶動搬遷群眾參與到項目中來,實行“企業+合作社+雙聯戶+貧困戶”的經營方式,規劃養殖奶牛500頭、藏雞1萬只,種植飼草、中藏藥材365畝,預計實現年增收314.29萬元,貧困群眾人均年收入可達到4400元以上,保證成功實現脫貧致富。
全區各市地積極結合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統籌考慮后續產業發展問題,產業培訓與搬遷同步規劃、同步推進,做到安居與發展并重,積極開展技能培訓,努力拓寬就業渠道,千方百計增加搬遷群眾收入。
上一篇:上半年經濟運行情況通報
下一篇:沒有了